01
我最近读到了美国性学家金赛在 20 世纪 40 年代进行的一组调查。当时,全球男性有出轨率64%,女性有外遇率26%。
后来,经过近70年的性革命,这组数据发生了重大变化:
女性婚外恋的统计数据正在赶上男性。
就在去年,《人物》杂志记者向中国性社会学之父潘绥明教授提问:
“在你的研究中,过去30年最意想不到的变化是什么?”
潘教授给出了一个着实出人意料的答案:
“最令人惊讶的是,我们国家的婚外恋比例正在不断增加,无论男女比例如何。尤其是妻子的婚外恋是世界上最高的。平均每7.5个妻子就有1个,3个丈夫有外遇。”
很多人看完这组数据后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。为什么婚外情如此多?为什么我周围没有人?他们看起来都很和谐。
其实只是因为我们看不到而已。
但越是看不见,就越让人感到不安和恐惧,因为出轨等道德败坏行为在我们身边以难以想象的数量存在。
如果像婚姻这样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关系都是如此,那就难怪爱情在这个时代成为了不被相信的东西了。
02
那么,这是为什么呢?
首先,我们的婚姻缺乏爱情的基石,注定是脆弱的。
读书的时候不可能早点恋爱。大学毕业后,你需要有一个稳定的伴侣。工作两年左右就应该结婚了。如果这不行的话,你就必须在30岁之前成家,对吗?
毕竟,在中国传统观念中,三十而立。
快餐时代的爱情就像龙卷风。我们很容易因为一眼就一见钟情。爱上一个总是在清晨与我们聊天的人是很容易的。周围的催促和内心对于组建家庭的焦虑,总是在无形中对自己说,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喜欢和爱吧。
因此,人们常常在彼此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婚姻,闪婚现象也很常见。
除了闪婚之外,各种相亲也是“高效成家”的有效方式之一。我月薪五千,你年薪十万。我有车,你有房子。我比你结婚年龄大,你也比结婚年龄大。
他们看似一拍即合,其实彼此并不是很了解,就像一场闪婚被一时的火花冲得眼花缭乱。
如果没有理解,又怎么会有深厚的爱呢?
廖一梅曾说过:“我们这一生遇到性或爱情并不稀奇中国出轨率,奇怪的是遇到理解。”
《裸婚时代》中的这篇文章,因为刘易阳饰演的好男人一角,圈粉无数。他对佟佳倩的爱是毋庸置疑的。结婚后,他的兄弟们嘲笑他:
“如果你不和这么漂亮的妻子在一起,你为什么要和我在一起?”
刘亦阳给出了这样的回答:
“我喜欢吃红烧排骨,但我又舍不得每天吃,我会吃腻的。”
《闻闻喜东》中,徐伯昌曾经爱过刘淑芬,但婚后逐渐显现的隔阂抹去了他对她的爱。虽然他没有出轨,但十多年来他对刘淑芬的态度却开始冷淡。暴力。
即使是原本相爱的人,进入婚姻生活后也还是这样,最终会日复一日地变得平淡。快餐时代那些没有足够爱情作为基石的情侣怎么办?
我曾经听过这句话。其实大多数人都习惯了,能吃苦,但很少有人能忍受十年没有爱情的生活。
当这里没有爱时,追求利润的人就会去别处寻找。
03
其次,大多数人内心对离婚的恐惧迫使他们走上了出轨的道路。
出轨在婚姻和恋爱关系中意味着什么?这意味着人们仍然深深地陷入这种关系中,但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已经触动了另一条轨道。
北京某知名大学的一份研究分析报告显示,研究团队采访了1000名有过出轨经历的女性样本。
其中,73%的婚姻期间出轨女性因害怕随后的社会评价和意见而不愿离婚;
还有59%的人出轨是因为不敢离婚,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独自生活。
在中国传统观念中,作为一个女人,晚婚就已经是冒着世人不待的风险,已经进入了“窝囊”的行列,更何况是离婚的女人呢?
至于那些不敢离婚的女人——
那些有孩子的人都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一个完整的家庭,两个人能够共同提供的双重经济条件,在大多数人看来,才是孩子长大后最需要的。
另外,有些女性不敢离婚,因为她们没有足够强的经济和工作能力,无法给自己提供比目前条件更好的生活。